山东宁阳:开展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

【置顶】“铁拳”行动|湖北武汉:捣毁一制售“作弊秤”窝点

“铁拳”行动|湖北武汉:捣毁一制售“作弊秤”窝点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吴建峰 记者吴采平)5月6日,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五一”假期,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部署亮剑行动,加强对重点区域计量器具监管,及时查处和曝光计量违法 ...[详情]

2025-08-12 11:58

【置顶】“怼”保险推销电话不能光靠相声演员的“段子”

“怼”保险推销电话不能光靠相声演员的“段子”

6月初,相声演员孙越在微博发文:“谁不给我打电话,我在谁家上保险!”原来是因为其车险将于7月底到期,但是多家保险公司已经对其进行了近一周的电话“轰炸”,每天能接到近20个电话。孙越的遭遇并非个例。在近 ...[详情]

2025-08-12 11:55

【置顶】不让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大行其道

不让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大行其道

普通农产品贴上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就能抬高销售价格。近期,上海有商贩盯上了这门生意,并形成了产、储、销一条龙链条,贴上虚假的绿色食品商标,30元一斤的草莓涨到了50元一斤。8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公布了一 ...[详情]

2025-08-12 11:52

【置顶】别让志愿填报收割“智商税”

别让志愿填报收割“智商税”

2022年高考成绩6月23日起陆续公布,志愿填报也即将启幕。各种打着AI、大数据、一对一等旗号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闻风而动,赚得盆满钵满,也顺势催热了“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一类职业。据6月23日中新经 ...[详情]

2025-08-12 11:46

【置顶】“趁节打劫”被“节后算账”

“趁节打劫”被“节后算账”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醋肉标价15元结算20元、面线糊只标起价15元结算要45元、预订客房登记时现场涨价,春节期间少数商家“趁节打劫”的行为引发消费者不满。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巡查监测春节旅 ...[详情]

2025-08-12 11:12

【置顶】“看年龄论票价”值得全面推广

“看年龄论票价”值得全面推广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于2023年1月1日施行。其中对儿童票作出新的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 ...[详情]

2025-08-12 10:41

【置顶】推动消费 让冰雪想滑就滑

推动消费 让冰雪想滑就滑

冰雪经济火了。今年春节期间,北方地区的各大公园和商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消费文旅活动,冰雪嘉年华点亮了百姓的新春生活。北京冬奥会后首个冰雪季,冰雪休闲旅游消费日益升温,形成寒假热、春节热的双升态势。据 ...[详情]

2025-08-12 10:31

【置顶】“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近段时间,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高学历”食品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功能食品,因此,消费者对这类“高学历”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更为放心。不过,“高学历”食品在走向市 ...[详情]

2025-08-12 10:13

【置顶】黑龙江牡丹江:严查农资市场违法广告

黑龙江牡丹江:严查农资市场违法广告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春耕在即,为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维护农资广告市场秩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市局近期持续对农资市场广告开展检查。执法人员对农资市场广告进行监督检查 ...[详情]

2025-08-12 10:02

【置顶】“看年龄论票价”值得全面推广

“看年龄论票价”值得全面推广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将于2023年1月1日施行。其中对儿童票作出新的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 ...[详情]

2025-08-12 09:55

【置顶】短视频平台的团购券不能成为“忽悠券”

短视频平台的团购券不能成为“忽悠券”

“98元三人餐让你吃到饱”“9.9元全国门店通用,买到就是赚到”“原价179元的三人餐现在只要79元”……在短视频平台上,类似的团购套餐总能轻松吸引大量用户下单,但由此引发的投诉也屡见报端。近日,有不 ...[详情]

2025-08-12 09:45

【置顶】不妨建立商品包装参数公示说明书制度

不妨建立商品包装参数公示说明书制度

3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80.7%的消费者反对过度包装,但92.2%的消费者并不熟悉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别标准;超四成消费者表示“知道是过度 ...[详情]

2025-08-12 09:26

福建厦门:查获一批假冒“南孚”碱性电池

福建厦门:查获一批假冒“南孚”碱性电池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重捷记者张文章)电池同样有“聚能环”色彩、电池底部同样有“南孚”钢印,哪个真哪个假?近期,不少假“南孚”电池悄无声息地混入市场,不仅消费者难辨真伪,连商家也是一头雾水。4月16日, ...[详情]

2025-08-12 12:03

“无人宾馆”需要多重监管

“无人宾馆”需要多重监管

无人经营,通过线上预约、核验身份及订单信息后发送密码到订购人手机,订购人即可自助入住。近年来,“无人宾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逐渐兴起。然而,在带给顾客方便的同时,“无人宾馆”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这种宾馆 ...[详情]

2025-08-12 12:03

网售处方药,要便利更要安全

网售处方药,要便利更要安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涵盖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自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值得关注的是,新规首次对于处方药网络销售作出详细规定。据9月27日 ...[详情]

2025-08-12 11:57

多措并举,给外卖过度包装“瘦身”

多措并举,给外卖过度包装“瘦身”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外卖行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产生的外卖垃圾也随之快速增长。近期,一份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该团队根据3500万份外卖订单分析,2020年全国外卖 ...[详情]

2025-08-12 11:40

江苏省溧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求助“情感挽回”需留心

江苏省溧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求助“情感挽回”需留心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伴随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婚恋市场中衍生出“情感挽回”“情感咨询”等新业态服务。处在情感危机中的人相对脆弱,当有类似“肯定可以挽回”等承诺出现时,其无异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 ...[详情]

2025-08-12 11:36

完善公摊面积制度更具现实意义

完善公摊面积制度更具现实意义

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购房时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31%公摊面积,收房时却变成了46%……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公众对于购房时需要承担公摊面积费用多有诟病,不少人担心存在“消 ...[详情]

2025-08-12 11:06

疏堵结合 从根源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

疏堵结合 从根源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

6月1日,《北京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预付卡发行与兑付的相关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划分,以及违反该条例的具体罚则。该条例的实施,为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相关投诉举报提供了 ...[详情]

2025-08-12 10:59

消费者权益不能“想删就删”

消费者权益不能“想删就删”

如果用户长时间不登录游戏账号,游戏公司有权直接删除该账号及账号下的游戏数据和相关信息吗?12月15日,记者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审结了一起游戏服务合同纠纷上诉案,认定游戏公司关于“如 ...[详情]

2025-08-12 10:08

宁夏石嘴山公布2023年消费投诉热点 涉及餐饮消费、预付费等

宁夏石嘴山公布2023年消费投诉热点 涉及餐饮消费、预付费等

中国消费者报银川讯周雪鹃 记者徐文智)3月14日,宁夏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情况。据统计,去年该局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738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29%,共为消费者挽 ...[详情]

2025-08-12 09:51

“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高学历”食品应“内外兼修”

近段时间,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高学历”食品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功能食品,因此,消费者对这类“高学历”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更为放心。不过,“高学历”食品在走向市 ...[详情]

2025-08-12 09:43

让“小份菜”成为餐饮行业一道“必备菜”

让“小份菜”成为餐饮行业一道“必备菜”

记者从安徽省安庆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37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积极调整菜品份量,推行“小份菜”改革,覆盖率达30%,第一阶段既定目标任务已完成。2月13日《安庆晚报》)一直以来,食堂、 ...[详情]

2025-08-12 09:42

守好新国标,让孩子喝上放心奶

守好新国标,让孩子喝上放心奶

2021年2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的《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 ...[详情]

2025-08-12 09:29

热门文章

HOT ARTICLE